云南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聽取關于我省資源經濟發展情況報告
- 時間:2025-08-19
- 來源:云南日報
- 瀏覽:29
近日,受省人民政府委托,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向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報告我省資源經濟發展情況。報告顯示,自省委、省政府將資源經濟作為“三大經濟”的主干來抓以來,堅持以資源換產業、以資源換市場、以資源換技術,聚焦重點產業、重大項目、營商環境、招商引資、經營主體、創新驅動、綠色轉型、開放合作等方面狠抓落實,推動資源優勢加速向產業優勢、發展優勢轉化,資源經濟重點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穩定在45%左右,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升級,資源經濟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在完善政策體系和強化財政金融支持方面,我省將發展壯大資源經濟與實施產業強省三年行動統籌結合起來,制定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實施方案、云南省農業現代化三年行動方案、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強省建設三年行動等,進一步分領域出臺重點產業系列專項三年行動及若干配套政策措施,構建完善資源經濟、產業強省、重點產業“1+1+N”政策體系,并與開發區振興、口岸經濟發展、科技創新,以及營商環境優化、招商引資提質、經營主體引培等一體統籌推進,打好推動資源經濟發展的政策“組合拳”。加大財政支持力度,2022年以來投入近百億元財政資金支持資源經濟重點領域發展,其中,安排省級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和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40.73億元,支持制造業重大項目建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安排高原特色農業現代化發展和省級農業發展專項資金42.46億元,支持高原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安排省級旅游方面資金14.03億元,支持打造“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品牌。以市場化方式加強融資支持,建立云南省融資供需對接協調工作機制,服務保障重大產業項目融資需求,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共530個重大產業項目獲銀行授信2126.2億元、發放貸款577.86億元。
在重點產業發展方面,我省充分發揮比較優勢,持續完善礦產資源“一張圖”、能源項目資源“一張圖”,強化重要資源省級“一盤棋”統籌,以市場化方式推動優勢資源向優勢企業集聚,助推重大制造業項目落地,帶動產業集群發展。保山、麗江、楚雄、曲靖等優化新能源配置,促進光伏發電與光伏制造融合發展,推動提升光伏企業產能利用率;楚雄、昭通等統籌鈦礦、磷礦等資源,助推龍頭企業延鏈補鏈強鏈。發揮龍頭企業、鏈主企業引領作用,全力打造9個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提質培優19個省級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滇中稀貴金屬集群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資源經濟工業重點產業集中了全省約3/4的規上工業企業,貢獻了約90%的規上工業總產值和增加值。其中,綠色能源、煙草、有色、化工等傳統產業鞏固提升,全省電力總裝機至6月底超1.66億千瓦、居全國第1位,煙草行業長期保持國內市場規模、國際市場規模、稅利總額、一類煙規模、優質煙葉規模五個全國第一。綠色鋁、硅光伏、新能源電池“新三樣”產業聚鏈成群,3個產業總產值去年達2500億元,增加值對規上工業增速的貢獻率達20.8%。高原特色農業持續做大做強,2024年農業投資總量居全國第2位,鮮切花、咖啡、茶葉、堅果、天然橡膠、烤煙等6個重點產業種植面積和產量穩居全國第1位。文旅產業加速轉型升級,“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入選2024年中國品牌建設案例,今年上半年全省共接待游客3.7億人次,實現旅游總花費6584.3億元。
在優化營商環境、強化創新驅動方面,今年以來謀劃實施新一輪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聚焦夯實服務和融入國內大循環的基礎,從9個方面研究提出33項支撐性、關鍵性舉措,落實做強國內大循環重點工作,助推資源經濟發展。持續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制定科技體制改革三年攻堅行動方案、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29條措施、科技創新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二十條措施等系列舉措,組織實施省級科技計劃項目,攻克了一批資源經濟領域關鍵核心技術,轉化落地了一批科技創新成果,資源經濟創新發展能力持續提升。
會議期間,省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分組審議了該報告,認為省委、省政府錨定“3815”戰略發展目標提出一體推進“三大經濟”,定位準確、措施有力,發展態勢良好。在肯定成績的同時要進一步深化認識、轉變觀念,有針對性地理清思路、明確重點,充分發揮資源經濟“壓艙石”作用,強化資源利用、科技賦能、成果轉化,推動傳統資源型產業轉型升級,實現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云南日報 記者張瀟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