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做久久久久久久-国内精品国产成人国产三级-国产二级一片内射视频播放-处破痛哭A√18成年片免费

昆明市:園區聚合創新 提質發展

  • 時間:2025-07-07
  • 來源:昆明信息港
  • 瀏覽:24

園區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2024年,全省89個開發區以約1%的國土面積,貢獻了超20%的GDP、30%的就業、40%的工業投資、60%的營業收入和近80%的規上工業總產值,園區作為經濟發展主戰場的作用不斷凸顯、產業發展聚集區功能逐步提升、開放發展排頭兵效應持續強化。

全省園區經濟工作會議日前在昆明召開,強調要加快推進園區改革創新、提質增效,不斷做強做優做大園區經濟,為開創云南發展新局面提供強勁動力。

全市開發(度假)區應聲而動,迅速落實全省園區經濟工作會議部署,聚力打造“招商引資的主戰場、產業聚集的主陣地、企業成長的孵化器、創新驅動的動力源”,為昆明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產業聚集 成形起勢

全省園區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統籌抓好營商環境優化、招商引資提質、經營主體引培,加快工業企業聚集。作為陽宗海風景區經濟發展主戰場,七甸產業園區積極作為,今年上半年在招商引資、產業培育、項目推進、企業服務等領域多點開花,下半年將以聚力“提速增效”“項目謀劃”“創新舉措”為抓手,謀篇布局,全力向高質量發展邁進。

回望上半年,七甸產業園區砥礪奮進、勇毅前行,部分工作成績突出。在招商引資方面,園區新引進項目18個,引進省外產業到資率超過80%。強化招商小組及重點產業鏈“3+2”機制,京東大藥房(昆明)醫藥零售項目簽約后4個月內完成倉儲布局、平臺搭建、供應鏈調試等工作的無縫銜接,項目運行首日訂單量突破300單,2個月累計營收超2000萬元。在產業培育上,4家企業參與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申報,1家企業入選國家級綠色工廠名單,1家企業入選國家級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名單;中鋁(鋁箔)“高強、高導、超輕新能源動力電池復合鋁箔關鍵技術研發”和云南鋁業“可溶鋁關鍵技術與應用”工業領域科技計劃項目獲省級備案公示。在項目建設上,完成新開工入庫項目26個,同比增長13%;納入省級季度新開工產業項目13個,實現開工入庫12個,開工入庫率達92.3%;爭取中央和省級資金完成年度目標的103%;成功申報集中式新能源項目100MW建設指標;推動海爾新能源5.8MW戶用光伏項目落地。在企業服務上,創新建立領導干部掛鉤聯系和服務企業“1+4+N”工作機制暨駐企特派員工作機制,陽宗海風景區負責人帶頭入企走訪105次,駐企特派員服務企業200余次,企業反映問題建議105件,已辦結78件,持續跟進27件。

下半年,七甸產業園區將錨定目標精準發力。聚力“提速增效”強統籌,按照“在談項目促簽約、簽約項目促開工、開工項目促入統、入統項目促投產”的全鏈條推進思路,加強招商引資項目全過程管理。緊盯昆明三興溫室科技有限公司設施農業智能裝備研發制造平臺、云南易祥倉儲服務有限公司先進金屬材料綠色智能制造科技創新港等在談項目,加快促成簽約。

聚力“項目謀劃”補短板,直面項目“儲備少、謀劃不足”的問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增加項目儲備量,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確保全區項目動態儲備在100個以上,全年實現新開工入庫項目70個以上,確保中鋁鋁箔新能源高精板帶箔、高效鋁材分切復合鋁精加工創新項目等項目開工入庫,形成投資支撐。

聚力“創新舉措”提質量,落實好開發區振興三年行動,實施園區基礎設施和管理水平“雙提升”專項行動,進一步優化園區規劃布局和運營模式。圍繞鋁銅產業補鏈強鏈,舉全區之力快速推進鋁板帶、鋁箔項目開工建設,不斷加大藥箔、煙箔等下游企業招引力度,做大做強鋁產業。力爭年內園區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000億元,正式成為千億園區。    記者王琳報道

智算引領 聚鏈發展

近日,云南省數字經濟開發區召開專題會議,傳達學習全省園區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今年以來,云南省數字經濟開發區搶抓算力產業賽道發展機遇,以推動昆明萬溪沖智算產業園建設為重點,持之以恒抓招商,凝心聚力推項目,不斷培育壯大數字經濟產業集群,今年前4個月,工業總產值、主營業務收入均較去年同期有所增長。

全省園區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著力在“聚”字上下功夫,放大園區規模協同效應,推動優勢產業聚鏈。云南省數字經濟開發區有關負責人表示,聚焦數字經濟主導產業,開發區主動出擊拓展招商合作“朋友圈”,熱情迎客深化企業對接服務。今年上半年,累計開展外出招商活動11次,前往北京、成都、寧德、蘇州、溫州、廣州等地,拜訪金山云、百度智能云、阿里云、騰訊云、小米等39家企業。多次對接央視動漫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國家版權交易中心聯盟等8家重點目標企業及機構,上門拜訪康威微晶、蘇州輕舟智航智能技術有限公司,為后續項目合作奠定基礎。截至6月,開發區引入云南循循科技有限公司、云南巔峰世界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等企業34家,簽約常泓(云南)科技產業園項目。

在招引新項目的同時,云南省數字經濟開發區持續加快重大項目建設進度,踐行一個重點項目、一名責任領導牽頭、一個工作班子推進,一名具體責任人負責的“四個一”推進機制。今年上半年,新增入庫項目3個,新增庫內總投資2.28億元,各重大項目建設穩步推進。

去年11月,昆明萬溪沖智算產業園獲批云南省首個智算產業集聚區,緊緊抓住這一機遇,云南省數字經濟開發區全力推進打造以智算為重點、以通算和超算為兩翼,服務全省、承接東部、面向全國、輻射南亞東南亞的區域性國際化算力產業聚集區。目前,昆明萬溪沖智算產業園已集聚中國聯通、中國移動、華為、浪潮等企業投資建設算力,擁有云上云·云南省信息化中心、中國聯通兩亞國際智算中心等八大數據中心,建成機房193283平方米、在建和規劃建設機房31281平方米,可容納標準機架21289臺、服務器210616臺,已配置機架11826臺、服務器25192臺,已建成算力3034P。

同時,云南省數字經濟開發區夯實黨建工作,持續推動“兩個覆蓋”,強化為企育才工作。今年以來,針對企業人才短缺狀況,全方位對入駐企業人才需求進行摸排梳理,做優人才“生態圈”,拓寬人才“朋友圈”,打造人才“強磁場”。組織入駐企業開展校園招聘6次,促進崗位供需精準匹配,解決部分企業“用人難”問題。

接下來,云南省數字經濟開發區將全力推動智算產業集聚區、模型超市核心區、數據標注示范區、面向南亞東南亞數字出海先行區建設,推動項目落地建設運營,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抓好黨建工作,構建更全面的數字經濟產業生態,助力建成云南面向南亞東南亞算力樞紐節點。    記者張怡報道

工業經濟 提速升級

7月1日,東川產業園區召開招商引資推介會暨重點工作任務推進會,深入學習全省園區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部署下半年重點任務,全力推動園區高質量發展,以園區“加速度”助推工業經濟提速升級。

今年以來,東川產業園區制定出臺《東川區2025年“園區提質行動”實施方案》,錨定“企業穩、增長穩、貢獻穩”目標,推進“發展、環境、保障、工作、黨建”五大提質行動。2025年已完成2個當年新竣工項目升規,園區規上工業企業累計達50家,占全區的90.91%。

在發展提質上,一方面,推進存量企業擴產增效;另一方面,加大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力度。2022年以來,園區新引進工業項目22個,其中投資億元以上項目8個,宇澤新能源、農夫山泉先后躋身省級“重中之重”項目庫;新培育規模以上企業22家,實現當年新竣工投產升規8家;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2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0家。

在環境提質上,園區持續發力,推進“兩路兩廠一站”配套建設,提升承載能力;以“五化”建設鞏固綠美園區成果,引入環保第三方治理,實施“一企一案”整治環保問題。

在保障提質上,加快園區控詳規與國土空間規劃對接,加大土地供應力度,盤活低效用地。積極爭取富滇銀行企業供應鏈貸款5000萬元,著力解決企業融資難問題。

在工作提質上,建立網格化服務體系,開展“五幫一送”行動,解決企業審批、融資等難題;推行“135”落實機制與“三法三化”,營造“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的工作氛圍。

在黨建提質上,構建“黨工委+黨群工作部+兩新黨建工作機構+基層黨組織”體系,實現黨組織和工作“兩個覆蓋”無死角、無盲區;選派黨建指導員,推進非公企業黨組織規范化建設,打造黨建示范點,促進黨建與企業經營深度融合。

東川產業園區按照“園區第一陣地”要求,發揮東川的資源、區位、產業、政策等優勢,已形成多元產業鏈,現有銅產業鏈規上企業5家、再生資源產業鏈規上企業10家、新能源產業鏈規上企業5家、稀貴金屬規上企業7家、新型建材產業鏈規上企業7家。華芯磁業年產7000噸軟磁鐵氧體磁芯項目投產,標志著園區電子元件加工產業蓄勢待發。

站在新的起點上,東川產業園區正以產業鏈招商為抓手,持續抓好產業項目攻堅行動,當好“店小二”,全方位服務項目建設,確保簽約項目早開工、早投產、早見效,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昆明信息港 記者楊敏 實習生高瑞臨

源頭創新 突破提升

云南擁有中藥材種類7000多種,占全國中藥材種類的51%。近年來,位于昆明經開區的云南西草資源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云南西草”)抓住優勢,聚焦食藥妝同源植物開發,深入實施創新研發驅動戰略,轉化了一批科研成果。日前,省委主要領導調研該公司時提出,希望企業深耕綠色資源開發,助力食品、醫藥、日化等產業發展。云南西草負責人表示,企業將深入實施創新研發驅動戰略,持續推動科研成果轉化。

自2007年成立以來,云南西草專注植萃健康產業技術研發,深耕云南食藥妝同源植物資源在植萃健康產業的研發應用,成為國內首家將CRO運用到大健康產業的企業。通過在原料藥上的提取運用技術,企業開發出適用于化妝品、功能食品的原料,并應用于健康產品配方開發中,包括三七、鐵皮石斛、天麻、靈芝等,同時對咖啡副產物咖啡果皮進行了創新性研究。

“通過精深加工及創新原料開發,不僅可以開發化妝品用功效原料,還能開發食品用功效原料,并延長食品的保質期,改善口感。”該公司負責人說。

從植物到產品,中間要經歷提取、研發、測試等多個環節,因此技術是驅動企業發展的“金鑰匙”。經過多年研發,云南西草建立了成熟的植萃活性物提取工藝并研制了配套設備,建設了植物活性物提取車間。除工業中常用的熱回流提取技術、微波萃取技術、生物酶解發酵技術外,該公司還研發了自有專利技術。“以低溫小分子水基萃取技術為例,該項技術采用非蒸餾低溫冷萃方法,可以更好還原植物本香,深度激發植物功效。”

目前,該公司已有自主研發并備案產品1800余種,儲備配方6000余款,生產上市產品超3000款;為300余家食品、日化、醫藥及規模種植基地提供綜合服務。

云南西草負責人表示,全省園區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推進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助推創新成果聚能。作為科技型企業,接下來,云南西草將持續強化植物有效活性成分的基礎研究與提取物開發應用,打造綠色原料基地;開發功能食品、植物護膚品等“原料+產品”多元化產品體系,提升資源附加值與品牌影響力;推動植物資源在藥品、食品、化妝品等多個產業賽道融合與創新發展,實現從源頭創新到產業突破。(昆明信息港 記者張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