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動能 揚帆正當時——玉溪民營企業轉型發展觀察
- 時間:2025-08-13
- 來源:玉溪網
- 瀏覽:6
核心閱讀:近年來,玉溪市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深入貫徹民營經濟促進法,聚焦提升創新能力、構建創新生態,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法治筑基、政策支持、生態保障,民營企業創新轉型更具底氣;基礎支撐、示范引領、數字賦能,民營企業數智轉型步履鏗鏘;品牌引領、聯通內外、開放發展,民營企業在開拓市場中把握發展新機遇破浪前行。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產業結構和布局深度調整的大背景下,玉溪民營企業如何澎湃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在經濟環境變化的風浪中奮楫揚帆破浪前行?
走進一座座生產車間,探訪一個個創新平臺,看到創新驅動推動技術裝備迭代更新,激發轉型新動能;看到數字賦能推動制造“蝶變”,強勁升級新引擎;看到品牌引領拓展國內外市場,推動開放發展做大“朋友圈”。
創新驅動——激發轉型新動能
“短流程”鑄造、3D砂芯打印、FMS柔性生產線、恒溫精密車間……當先進的工藝技術和生產設備成為“標配”后,云南太標集團發力推動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在轉型升級中全面提升競爭實力,在塑造新動能和新優勢中闊步前行。
云南太標集團運營總監白云珠介紹,企業立足創新驅動,構建起以太陽能設備制造為主導的新能源產業鏈,形成年產2000萬只真空管、100萬套太陽能熱水器以及空氣能熱水器的產能規模;以精密數控機床功能套件制造為主導的裝備制造產業鏈,形成年回收3萬輛報廢車輛和25萬噸廢鋼、年產55萬噸鑄造生鐵、年加工11萬噸數控機床鑄件的產能規模。
創新驅動賦能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分子級超高真空太陽能紫金管、太陽能與空氣能多能源互補等一系列先進技術,成就了企業在國內太陽能設備制造領域第一方陣地位。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鍛造出高效節能鑄造技術和智能化鑄件加工技術,讓企業在第八屆中國鑄造節摘取了“優質鑄造金獎”。
云南太標集團推動傳統制造向新提質,體現出的是科技創新成為玉溪民營企業轉型發展重要抓手。截至目前,民營企業涵蓋了全市82%的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占據了全市92%的高新技術企業和近99%的科技型中小企業。近五年,民營企業參與或主導了14項云南省科學技術獎,占全市云南省科學技術獎獲獎數的29%。
以民營企業為主體,玉溪構建起包括院士專家工作站、省市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和省級眾創空間、國家和省級星創天地、國家和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云南實驗室分中心和新型研發機構等一系列科技創新平臺。
云南滇雪糧油有限公司董事長劉軍介紹,依托國家產業政策支持和產學研協同創新體系支撐,企業以組織實施“中國好糧油”等一系列重大項目為牽引,在全國首家推出高維生素e菜籽油,建成云南省首臺(套)智能化食用油精煉生產線,構建起集研發、種植、加工、營銷為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食用油全產業鏈條,連續多年入列中國食用油加工企業50強和中國菜籽油加工企業10強。
民營企業持續激發創新活力,離不開法治護航和政策保駕。玉溪深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以法治的穩定性增強民營企業發展的確定性。制定實施《玉溪市集聚創新資源加快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圍繞堅持“生態優化、平臺支撐、企業主體、機制創新、產業主導”,實施資源集聚力、原始創新力、技術創新力、成果轉化力、創新驅動力五大提升行動,推動玉溪民營企業在創新發展中邁向更高水平。
民營企業持續激發創新活力,離不開良好創新生態的加持助力。玉溪緊扣構建同科技創新相適應的科技金融體制決策部署,持續強化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建設,推動“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不斷提升民營企業金融政策獲得感。立足投資主體多元化、管理制度現代化、用人機制靈活化、運行機制市場化,大力推進新型研發機構建設,探索民營企業科技創新新機制。建成玉溪市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平臺,打造“指尖上的創新生態”,讓需求、成果、政策、平臺、人才精準碰撞,用科技創新助力民營企業轉型升級。
法治筑基、政策支持、生態保障,玉溪民營企業創新轉型更具底氣。
數智轉型——升級強勁新引擎
從接收訂單到下達任務,從編輯工藝到制作圖紙,從下達指令到生產制造,從工序檢驗到成品質檢,最后完成數據集成直至生成制造標準,云南騰達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在“涅槃”換芯中讓數智成為催生制造“蝶變”的引擎。
“只有進行數字化轉型,才能成為行業創新的標桿,躋身產業鏈關鍵環節,邁向價值鏈高端,形成核心競爭優勢。”云南騰達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楊艷春說,基于開放經營管理系統支撐,企業實現了與用戶無縫對接和產銷信息共享;基于內部生產管理系統支撐,企業實現了生產設備互聯互通和生產可知、可管、可控;基于產品數據集成系統支撐,企業不斷建立產品標準作業和質量檢測管控體系;基于工業互聯網支撐,企業正著力構建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體系。
傳統制造與數字化深度融合,云南騰達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正向著行業數字化轉型標桿企業和高端制造配套頭部企業邁進,成為大型鐵路養護設備核心配套企業,占據國內高端印刷設備齒輪配套市場主導地位,上萬種不同規格和型號的產品成為長三角、珠三角整機生產企業首選。
透過云南騰達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數智轉型實踐可以看到,漫卷而來的數字風云正深刻改變著玉溪民營企業,在浩蕩的數字浪潮中,只有奮楫為先才能求存圖強。玉溪市在全省率先開展工業企業數字化自評,自評數據顯示,我市以民營企業為主力軍實施數字化轉型,達到初始級的企業數占比29%,達到規范級的企業占比17%,達到集成級的企業占比17%。
云南前列電纜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玉龍介紹,基于不斷夯實的現代通信網絡和現代信息技術支撐,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中建立起高效、安全、智能、協同的電線電纜制造工業互聯網新模式。基于智能制造支撐,企業相繼研發量產一系列耐高溫、電流傳導率高、柔性強的特種電線電纜和柔性輸電產品,產品應用于白鶴灘水電站、中老鐵路、滇中引水工程等國家重點工程建設,出口東南亞和非洲。
民營企業數字化轉型,離不開現代信息基礎設施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支撐。玉溪立足持續完善通信網絡、云計算和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等信息基礎設施,不斷夯實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和發展底座,為民營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有力支撐。玉溪圍繞數字化賦能安全生產、提質增效、節能降耗三大目標,持續實施發展工業互聯網三年行動計劃,基本形成以網絡為基礎、節點為中樞、數據為要素、安全為保障的工業互聯網功能體系。
民營企業數字化轉型,離不開典型應用場景的示范和引領。“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在數控機床領域的應用”被工信部列為全國試點示范項目,云南正成工精密機械有限公司“數控機床全產業鏈智能運營管理平臺”入選國家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領航應用案例,玉溪融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生物組學和西南醫療大數據挖掘云平臺”入列全省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示范項目,云南貓哆哩集團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智能化項目入選全省工業互聯網“三化”改造試點示范項目,云南太標集團“5G專網+數控機床鑄件智能化加工新模式應用”入選全省第一批5G融合應用標桿示范項目……
基礎支撐、示范引領、數字賦能,玉溪民營企業數智轉型步履鏗鏘。
塑造品牌——拓展內外大市場
云南貓哆哩集團食品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宋子波介紹,企業通過筑牢綠色原料供應鏈,做強綠色食品加工鏈,延展綠色食品消費鏈,帶動種植、加工、營銷深度融合鏈式發展,不斷提升產品品質;通過集聚國內優質品牌創新資源,構建品牌建設體系,構建包裝設計策劃、產品上市策劃、廣告宣傳策劃及新市場啟動、市場調查品牌建設創新體系,不斷提升品牌文化內涵;通過加強市場拓展團隊建設,強化線上線下銷售網絡建設,不斷提升產品品牌市場影響力。
在高層級品牌建設體系支撐下,“貓哆哩”酸角糕及山林果糕產品通過綠色食品認證,企業連續通過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HACCP國際食品安全體系認證、云南省著名商標認定。“貓哆哩”獲得云南省名牌產品稱號,入列中國馳名商標。做云南水果料理大師,打造云南休閑食品名片,植根云南民族文化,融入現代時尚生活的“貓哆哩”,如同一個陽光自信的俊俏傣家男孩跳出玉溪、走出云南、走向全國。
透過云南貓哆哩集團食品有限責任公司以品牌建設為牽引,打造云南休閑食品領軍企業的實踐可以看到,玉溪民營企業和相關部門緊扣持續打造一流區域公共品牌和培育企業市場品牌,不斷完善品牌建設體系,著力構建品牌服務體系,全面強化品牌保護,持續加大品牌宣傳推廣力度,提升品牌價值和市場影響力,大力拓展國內外市場。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深入推進和中老鐵路通車運營,江川區江城鎮的一眾包裝印刷企業加快走出國門的步伐。江城紙業商會會長郭紹興介紹,江城片區17戶紙制品企業大力拓展東南亞市場,占據了老撾80%的生活用紙市場份額。在玉溪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研和核心區,以民營企業為主體,聚集了86萬噸糧食倉儲和年產70萬噸飼料、25萬噸食用油、年加工11萬噸大米產能規模。玉溪市鵬程運輸有限公司首開玉溪國際航空物流先河,2024年玉溪擁有國家A級物流企業15戶。玉溪沃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成為玉溪首家獲得海關高級認證的企業,元江縣永發水泥有限公司在老撾投資建成的老撾萬榮水泥有限公司成為該國重要的建材企業……
玉溪民營企業搶抓“一帶一路”建設機遇,不斷堅定“走出去”步伐,不斷擴大世界朋友圈,推動高質量對外開放。立足積極拓展國際市場,穩步擴大外貿進出口規模,推動雙向投資聯動發展,積極參與國際產供鏈分工合作,不斷提升貿易投資水平,提高玉溪產品、玉溪制造、玉溪品牌的國際競爭力和美譽度。
以塑造品牌為牽引,拓展國際國內大市場的玉溪民營企業,離不開良好營商環境的支撐。玉溪堅持市場化方向,營造競爭有序的營商環境;堅持法治化方向,加速構建穩定公正的營商環境;堅持國際化方向,加速形成開放包容的營商環境;堅持便利化方向,加速提升便捷高效的營商環境。
以塑造品牌為牽引,拓展國際國內大市場的玉溪民營企業,離不開產業政策的有力推動。玉溪緊扣《中國制造2025》十大重點領域和工業“六基”發展目錄,大力推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工作,推進民營企業立足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發展,發揮“補短板”“填空白”作用,打造“拳頭”產品,不斷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著力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以大力推動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城市建設為牽引,立足市場為導向、創新為動力、企業為主體,推動民營企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拓市場。
品牌引領、聯通內外、開放發展,玉溪民營企業在開拓市場中把握發展新機遇破浪前行。(玉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唐雯霖 文/圖)
短 評
激發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
雨林
強大的內生動力能夠增強民營企業發展活力和韌性,是驅動民營企業做強做優做大的根本力量。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最大限度激發和持續增強民營企業發展內生動力,形成自我驅動、自我賦能、自我超越的良好發展局面。
縱觀玉溪民營企業轉型發展實踐可以看到,高水平創新驅動是激發民營企業內生動力的核心。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之際,創新能力是民營企業抓住變革機會、動態適應環境深刻變化的關鍵能力。民營企業通過持續增強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推動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管理創新和制度創新,在不斷提高企業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的同時,持續強化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成為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
高水平推進數字化轉型和提升品牌影響力是激發民營企業內生動力的重要抓手。不斷夯實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和發展底座,圍繞數字賦能安全生產、提質增效、節能降耗三大目標,以典型示范應用場景為引領,才能有力推動民營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以打造卓越產品、塑造卓著品牌為引領,積極拓展國內國際市場,才能讓民營企業在更大的市場空間中實現更大的價值。
良好的制度環境是激發民營企業內生動力的土壤。只有不斷完善和落實支撐民營經濟發展的基礎性制度、支持性制度、規范性制度和保障性制度,才能為民營企業依法平等使用各類生產要素和公共服務資源,優化民營企業投融資和科技創新環境,推動民營企業完善治理結構和履行社會責任,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提供有力保障。